|
8月如何應對全國降雨(一) 7月全國降雨情況 從進入7月,全國各地雨水不斷。 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千年大雨,全國其它地區亦有不同程度降雨。23日開始,受“煙花”影響,華東地區風雨將逐漸加強,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將出現大范圍持續性強降雨和大風天氣。 7月23日至8月1日,未來十天江淮、江南東部、華南南部以及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內蒙古東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40~120毫米,其中,江南東部、江淮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200~400毫米,華東沿海局部地區可超過5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局地偏多3倍以上。 (二) 降雨注意事項 防觸電:小心雷電及道路通電設備漏電 雷雨天氣,不要站在大樹下,不要在室外及室內接打電話,遠離路燈、配電箱等設備。 防倒塌:小心老舊房屋及廣告牌倒塌 連日雨水沖刷浸泡,特別是老舊建筑,變得不牢固導致塌方。不要站在臨時建筑物旁,比如廣告牌,簡易棚。要及時評估藏身之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防陷井:小心積水沖毀路段和可能沖走的井蓋 大雨匯集,為了排水,可能會把有些井蓋掀起,或者因井蓋老舊,被水沖走,大雨中行走,小心道路有漩渦處,可能是井蓋缺失。積水特別嚴重路段最好繞行,防止道路被沖毀。 (三) 大水后注意事項 防變質 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衛生,不喝生水,盡量喝相對清潔的水,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 絕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產品,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這些食物表面看著沒什么變化,其實造成腐敗的微生物已經在旺盛地生長。因此不能食用,防治傳染病從食物進入身體。 防蚊蟲 暴雨讓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上高溫天氣,這些變化對蚊蠅、細菌的滋生更加有利。大雨過后,蚊蟲密度多成爆發式增長。蟲媒傳染病,就成了大水后重中之重需要預防的問題。 雨后盡快清理環境衛生,生活區里的盆、碗、缸、罐,如果有積水,蚊蠅很快會產卵,滋生幼蟲。 登革熱、乙腦等都是蚊媒產生的傳染病,因此避免被蚊子叮咬。 盡快整頓雨后容易滋生蚊蠅的環境,還要搗毀它們的老巢,不忽視每一處環境細節,從根本杜絕蚊蟲。 防疫 水災后衛生條件差,特別容易出現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應格外注意。一旦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后,包括甲肝、血吸蟲病、霍亂、痢疾等在內的傳染病均可以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而傳播。 這種傳染病的特點是,可呈暴發流行,短期內會突然出現大量病人。 從傳播途徑上講,容易發生腸道傳染病、介水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及接觸性傳染病。 防新冠擴散 大水后因為供水系統可能受損,食物安全隱患較多,正常居住條件受限,應當盡量控制,空間內人口密度,必要時可以分區安置,防治新冠疫情的突襲。 (四) 預防中暑 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大署,“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因氣溫過高,出現頭暈、意識不清楚、惡心、胸悶的癥狀,立即休息、喝涼水降溫,如懷疑是中暑情況、應立即趕往醫院治療。 喝水不能過急 夏天很容易口渴,渴得厲害時,就會大口大口地喝水。這樣很容易導致心慌或者氣悶。因為過急喝水,會加大心臟負擔,而稀釋了血液濃度,導致供血不足。 正確做法:先小口小口地喝,休息一下,再慢慢喝。 苦味宜多食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建議,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不但解熱祛暑、消除疲勞,亦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夏季出汗較多,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多冷食冷飲 夏天體內溫度都比較高,特別是腸胃,受到冷食冷飲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的速度,影響了消化,嚴重者會造成腹瀉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