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床戏做爰免费观看_男人把女人狂躁的免费视频_非洲人与zoxxxx另类_欧美久久影院

首頁 >> 行業知識 >>用藥知識 >> 鼠類的系統防治措施
详细内容

鼠類的系統防治措施

 一 鼠類防治要點


1. 查鼠情和生境條件

    通常用夾夜法和粉跡法確定其密度、分布和種群構成。生境條件調查應實地查找包括屋頂、墻、地下室、管道、室外花壇及雜物堆等宜于鼠類棲息活動的場所,特別是鼠類進入室內的通道。環調查能為滅鼠尤其是防鼠措施提供基本資料,要作詳細調查記錄。

2. 確定綜合防治方案

    根據上述調查制定防治方案,確定滅鼠方法(工具捕殺、急性滅鼠劑毒殺、慢性抗凝血滅鼠劑毒殺、熏蒸劑熏殺等)、防鼠部位(門、窗、孔、洞等)及應采取的環境治理措施(清除鼠類易隱蔽的雜物等),明確各種措施實施的步驟。要與客戶詳細說明方案以及需要其配合的事項。

3. 確保人、畜和寵物安全,防止環境污染

    使用滅鼠藥物尤其是急性滅鼠劑,必須確保人、畜和寵物的安全。滅鼠毒餌投放應做到下述幾點:按規定量投餌于鼠道上或鼠類經常出沒場所,使兒童、禽畜和寵物無法取食;投放點作詳細記錄,滅鼠后要回收殘餌和死鼠;不要用常見食品做誘餌以免誤食中毒;應盡可能不用急性滅鼠劑滅鼠。PCO作業者在配制、投放、回收毒餌時要戴手套,操作后要徹底洗手。要儲備解毒劑,救治可能中毒的人畜。熏蒸滅鼠劑使用時也很危險,操作者必須通過嚴格的技術培訓和考核。藥物滅鼠要注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要注意防止中毒死鼠造成二次中毒事故的發生。

4. 定期檢查,鞏固防治效果

    在治理環境減少鼠類棲息藏身之地以及落實防鼠措施的基礎上,通常設置固定的毒餌站、毒餌盒,內置慢性抗凝血滅鼠劑毒餌,供殘存鼠和入侵鼠盜食,作為長期鞏固的措施。如果以局部控制鼠害為目的,開始每周必須檢查補充毒餌一次,其后每月檢查更換補充。每次檢查須作詳細記錄。每季應作一次粉跡法鼠密度調查。


二 鼠類防治方法

1. 鼠情調查

    鼠情調查包括鼠的種類構成、鼠密度及其分布。鼠情調查是制定滅鼠方案、考核效果的主要依據。一般可通過粉跡法、盜食法和鼠夾法獲得鼠情資料。


1.1 粉跡法 

    有20×20cm木(或紙)板框,沿鼠類經常活動的墻邊均勻撒布厚約1mm滑石粉,形成粉塊。黃昏時布粉塊,次日晨檢查記錄有鼠足跡粉塊數量,排除非鼠因素破壞的粉塊數,以有鼠足跡粉塊數占有效粉塊總數的百分比作為密度:粉跡法鼠密度=有鼠足跡粉塊數/有效粉塊數×100%。


1.2 盜食法 

    用花生、胡羅卜丁、紅薯丁,每堆5克,定內每15平方米投放一堆,投在鼠類常活動的墻角、家具底部。室外可每隔5米一堆直線投放。晚上投放次晨檢查。以盜食堆數占總投放堆數的百分比作為密度。


1.3 鼠夾法 

    前兩種方法都不能捕獲老鼠,因而難以了解鼠種構成情況,鼠夾法可捕獲老鼠,不僅了解密度,而且可以了解鼠種構成。

室內每15平方米放一鼠夾,鼠夾口朝墻。室外沿直線每隔5米布一鼠夾,兩列鼠夾間隔50米。布夾前應檢查調整每個鼠夾,使之靈活易擊發。夾上誘餌種類大小應一致(常用新鮮花生米),上夾深淺一致,既穩定又易擊發。黃昏布夾凌晨收夾。記錄所捕獲老鼠的種類、數量,必要時解剖雌鼠了解懷孕情況。以捕鼠數占布放有效鼠夾數的百分比表示密度:鼠夾法鼠密度=捕鼠數/布放有效鼠夾數×100%。


2. 滅鼠方法

2.1 器械滅鼠 

    常用的滅鼠器械有鼠夾、鼠籠、粘鼠板等,其使用方法有幾個共同點:一是要布放在鼠道上;二是要有誘餌;三是要有效,即鼠夾、鼠籠能有效擊發,粘鼠板要有足夠的粘度。


2.2 毒餌滅鼠 

    慢性抗凝血滅鼠劑包括羥基香豆素或茚滿二酮類的化合物。這類化合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微粒體中的維生素K循環使動物死于內出血。因為它作用較慢,又有特效的解毒劑維生素K1,所以對非靶動物比較安全。

    慢性抗血滅鼠劑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有殺鼠靈、殺鼠迷、敵鼠鈉、敵鼠。第一代抗凝血劑是藥物滅鼠技術發展的里程碑,它使藥物滅鼠相對安全而被廣泛使用。它的毒力特點為少量多次攝入毒力大,而一次攝入毒力低,因此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需要鼠類多次(5-10次)取食毒餌,所以必須維持較長的毒餌保留時間(10-20天)方可收到良好滅鼠效果。

    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使用約10年后,就出現了抗性鼠。20世紀70年代研制出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例如鼠克、大隆、溴敵隆和殺它仗,用于解決對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產生抗性的鼠類防治問題。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的毒力特點與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有所不同,它的毒力與急性滅鼠劑相當,且急性毒力與慢性毒力差別不大,因此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往往采用間歇式投毒法滅鼠,每隔5-7天投放毒餌一次,不必每天檢查補投毒餌。投放毒餌數次,即可轉入維持毒餌供應的鞏固滅鼠階段。

    急性滅鼠劑作用快速,潛伏期短(10多分鐘至1天之內),用量少,使用方便,但對人畜都具有高毒性,多無特效解毒藥物;加之家鼠攝食較為零散,多在未吃足致死量之前即出現不適癥狀而拒食,導致滅鼠率不高,以免造成人畜誤食中毒。常用的急性滅鼠劑有磷化鋅、溴殺靈等。

    大部分滅鼠劑配制成毒餌使用,在缺少水源干燥的環境(例如糧庫等),可配制成毒水滅鼠。配制毒餌常以新鮮的谷物作誘餌。

    滅鼠毒餌中第一代抗凝血劑的使用濃度,殺鼠靈為0.005%-0.025%,殺鼠迷為0.03%-0.05%  ,敵鼠鈉鹽為0.025%,氯敵鼠為0.025%;第二代抗凝血劑的使用濃度,溴敵隆為0.0005%,大隆為0.001-0.005%。滅鼠毒餌加入有色染料作為警告色,防止人畜誤食。此外毒餌中還可以加入各種添加劑提高其適口性,加入防霉劑以延長毒餌的保存時間。在下水道等潮濕環境中常用蠟塊毒餌,防止毒餌很快霉變。近年來,由于提高了蠟塊毒餌的適口性,使得蠟塊毒餌可以應用于更廣泛的場合。

    使用急性滅鼠劑通常用未染毒的誘餌做前餌,投放幾天使鼠熟悉放心食用,再用毒餌投1-2個晚上,足以殺滅大多數老鼠。

    使用抗凝血滅鼠劑毒餌時,在毒餌盒、毒餌罐以及毒餌站(用磚砌成)中放置5-20克毒餌(視鼠密度而定),將其置于鼠類經常活動的地方,使鼠易于取食。定期檢查,保持毒餌的充分供應。


2.3 熏蒸劑滅鼠  

    對小型密閉的環境如火車、船舶、倉庫,常用化學熏蒸劑氯化苦、氰化鈣(生產氫氰酸)和磷化鋁(產生磷化氫)熏蒸滅鼠。操作者必須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此外,熏蒸劑還可用于殺滅洞內鼠。


3. 防鼠措施

    積極宣傳鼠類危害及常用的防鼠滅鼠方法,加強環境整治,清除雜草,平整硬化地面,消除鼠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對于定內鼠類防治,防鼠措施應該重于化學防治。常用的措施有:

3.1 封閉建筑物與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

3.2 建筑物的通風孔、排水孔應安裝網眼,規格為1.3×1.3cm的防鼠網。

3.3 房門下沿與地面的縫隙不得大于0.6cm。

3.4 廳、倉庫、食品儲藏室門下部30cm處加釘0.75mm的鍍鋅(不銹鋼)鐵皮,倉庫應另設60cm高的防鼠板。

3.5 垃圾應投放密閉的垃圾箱內,日產日清。


seo seo